我们推荐在Linux下使用XFS文件系统,它是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特别擅长处理大文件,对比ext3、ext4,MySQL在XFS上一般有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吞吐。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默认使用XFS文件系统。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6的内核完整支持XFS,但未包含创建和使用XFS的命令行工具,你需要自行安装。
如下是一个安装示例
下载xfsprogs包,并解压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
which mkfs.xfs 确认已经安装好了创建xfs文件系统的命令。
安装了xfs后,我们就可以使用mkfs.xfs创建xfs文件系统,如下面的命令在/dev/sdb1上创建xfs文件系统
mkfs.xfs -f -d agcount=6 -l size=64m -i size=512 -L /home1 /dev/sdb1
部分参数解释:
-f 强制创建文件系统,即使已经存在旧的文件系统
-d选项。主要用于数据部份的参数指定。例如在一个r[……]
Read more
校准时区
更改时区后,记得重启相关服务,如crond,mysql,php-fpm,nginx等等..
安装系统的人设置错了时区。重新指定为正确的时区上海。
1 mv /etc/localtime /etc/localtime.bak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ls -lh /etc/localtime
2 mv /etc/sysconfig/clock /etc/sysconfig/clock.bak;vi /etc/sysconfig/clock(写以下三行)
ZONE="Asia/Shanghai"
UTC=false
ARC=false
再一个示例,
更改为德国时区.
1 mv /etc/localtime /etc/localtime.bak
ln -s /usr/share/zoneinfo/Europe/Berlin /etc/localtime
ls -lh /etc/localtime
2 mv /etc/sysconfig/clock [……]
Read more
swatch使用
swatch的安装
这是一个09年的笔记。查看历史日志的工具logwatch大家一般都清楚,但对于实时检查日志的一些工具,大家也许就不熟悉了。
在早期监控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swatch还是帮了不少忙的,它可以实时监控日志。节省许多编写监控脚本的时间。
以下安装、使用供参考,
安装swatch
rhel 4.8,5.3,5.4 需要升级Perl到5.10, 否则swatch安装会失败.
perl升级到5.10
perl -v #如果perl为5.8,那么需要升级到5.10
cd
mkdir pkgs
cd pkgs
wget http://www.cpan.org/src/perl-5.10.1.tar.gz
tar zxvf perl-5.10.1.tar.gz
cd perl-5.10.1
./Configure -des
make
make install
cd /usr/bin;mv perl perl.bak;ln -s /usr/local/bin/perl .
安装swat[……]
Read more
Linux网络配置文件
一般来说,数据库都位于内网,DBA 对于网络/交换机的操作很少,会一些基本的网络操作/配置即可。网络流量很多时候不成为瓶颈。除非是优化的非常好的大业务,这个时候网络才可能成为瓶颈,大多数业务,由于代码/架构的问题,早在网络瓶颈出现之前就暴露出问题了。
日常操作主要做到是修改IP地址,配置DNS服务,偶尔需要修改下路由。
/ect/hosts 配置主机名(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 这里注意要配置下域名,否则sendmail会起来很慢,导致重启很慢。
/etc/sysconfig/network 配置主机名和网关 一般选择在这里配置网关即可,也可以在网卡专门的配置文件内设置的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h0配置文件,eth1则文件名为ifcfg-eth1,以此类推。 这里注意了,不要在这个目录下放备份文件,可能也会加载。如需要备份/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的文件,请备份到其他目录。
/etc/resolv.conf [……]
Read more
vi使用方法
以下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vi使用方法,我使用vi也有很多年了,但还是有许多用法因为不常用,不记得,这篇整理的文章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检索用。
1. 删除^M字符 ,可以使用使用命令dos2unix命令,也可以使用批量替换的方式,如
:%s/^M//g
“Ctrl+v”、“Ctrl+M”键生成的.
2. 到文件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可以分别使用gg 或者 G 。
一些比较老大版本 [[ 或者 ]] 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gg 跳到文件第一行
G // 跳到当前文件最后一行的最前字符的位置
H // 到当前屏幕的最上一行
M // 到当前屏幕的中间一行
L // 到当前屏幕的最下一行
3. 按ESC后可设置的一些选项
:syntax on #语法高亮
:set paste #防止粘贴到时候缩进,乱码
:set number #显示行号
4. 加密文件
vi -C file 或者 vi -x file #初次创建文件,要要求重复输入两次密码
在 Key: 后面输入密码进入file
以后vi file的时候[……]
Read more
许多人会认为磁盘对齐,是一个很神奇的技术,可以让IO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实际情况不然,我们在日常生产中,很少考虑过磁盘对齐的技术。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些基础概念,有助于大家理解磁盘对齐技术。
为了得到最优化的IO性能,我们需要确保在每个level都做到对齐,如下图,

按每层讲述:
innodb
You don’t need to do anything to align InnoDB pages 数据16kb 的pagesize 不用调整,新版本和一些第三方版本可以调整pagesize,innodb的日志是512字节哦。
File system
Some file systems let you set stripe width and stripe unit size so they can do a proper alignment based on that. 如XFS文件系统。
LVM 略 pvcreate–dataalignmentoffset501s–dataalignment256k/d[……]
Read more
Rootkit Hunter是linux下的杀毒软件,但是只具有检测功能,不具备杀毒功能。
我们可用来检查木马,恶意程序
https://rootkit.nl/projects/rootkit_hunter.html
如果内核支持,我们可以使用pidstat查看具体进程的IO活动。如,
pidstat -d -p 19667 2 2
-d #显示I/O统计信息(须内核2.6.20及以后)
我们可以通过管道限制io,如,
tar -cf – . | throttle -M 1 | tar -C /your/usb -xvf –
或者通过修改优先级的方式调整IO,比如把高IO的操作降级,删除一个大文件。
ionice -c 3 cp largefile /new/directory
-c The scheduling class. 1 for real time, 2 for best-effort, 3 for idle.
网络调优 参考 Linux Tuning Parameters
Network Tuning
Might be needed sometimes
•echo 8192 >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MySQL: back_log=1000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1024 64000“
•net.core.somaxconn = 1024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Increase the maximum read buffer queue size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Increase the maximum write buffer queue size
•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6777216
•net.ipv4.tcp_wmem = 4096 65536 16777216
•net.ipv4.[……]
Read more